查看原文
其他

【周末荐读】何亚非:探索“一带一路”创新全球治理之路(讲座内容提炼汇编,多位学者贡献观点)

2017-05-20 何亚非 全球治理


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2017年5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系列讲座第85期,暨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系列讲座第一期在京隆重举行。讲座有幸邀请到前外交部副部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亚非就“‘一带一路’创新全球治理理念”主题做深度分析与解读;同时邀请业内相关资深研究员进行学术交流与前瞻性思考。此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务委员兼学术合作部主任、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杨清清主持。


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亚非就“‘一带一路’创新全球治理理念”发表演讲


1

“一带一路”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热评和欢迎


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表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采取了一个新型的大国崛起的责任模式。因为这是第一次中国自主召集、自设议题在国内召开的全球级的峰会。我们确实没有想到那么多国家对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会如此的支持。这些国家感觉到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大国,提出了一个全球性的倡议,并且让这些国家的的确确能够在这一倡议中受益,至少是相当大一部分国家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当我们出去的时候,我们能充分感受到这些国家给我们的高规格礼遇、待遇,并且对中国发展模式有很大的认同。


何亚非(前外交部副部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4年,成绩斐然,迄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支持,40多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共建协议”,超过20个国家参与与中国的国际产能合作。


何亚非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是在中国与世界关系、全球化进程发生历史性变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具有前瞻性、普惠性、包容性和创新性,对中国和参与国家都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一带一路”倡议是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在自身经济发展和国内治理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新国际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基于“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核心理念,致力于创新全球治理思想,符合全球化发展方向,符合世界人民共同利益。

2

“一带一路”创新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思路和模式


何亚非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创新了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思路和模式,其“新意”首先体现在“一带一路”倡议以“政策沟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为五大核心要素,倡导全新国际合作、文明融合模式,有助于克服全球化的负面因素,化解“逆全球化”思潮和民粹主义负能量,推动全球化在深刻变化的历史时期,及时调整方向。


“一带一路”倡议着力推动更加“开放、包容、共享”的全球化进程,通过共同发展、共享发展让各国都能平等的参与其中,使各国经济更加平衡、协调、联动的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合作共赢”的大国观;扩大全球伙伴关系网络,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道路的发展观;以平等发展、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为基本原则的国际合作观;维护秩序,改革完善,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决策权和话语权的国际秩序观,是中国对未来国际秩序的深入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教授致欢迎词


王文表示,“一带一路”确立了一种新型的全球治理模式,相比于过去来讲是一个升级,或者说是一个整体的全球治理模式的转型。过去的全球治理基本上是以发达国家为准,以欧美国家为准。但“一带一路”很大程度是中国主导的。同时协商和沟通方向是适合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全球治理的解决方案,而不是过去的不平等贸易、经济、金融秩序下只符合发达国家的利益的论坛


贾晋京(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务委员兼宏观研究部主任、首席研究员)表示“一带一路”具有自然地理的基础,具有世界历史的基础;“一带一路”源于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由于自然地理原因所形成;“一带一路”是人类几千年以来的文明探索,有着雄厚的现实意义基础。“一带一路”会成为复杂全球化历史条件下,合作方式和合作领域探索的推进与引领。

3

“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全球治理:共商、共建、共享


何亚非表示,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全球治理从“西方治理”向“东西方共同治理”转变,全球治理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基础上,更注重各国平等广泛参与,促进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公平、合理”“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意义深远,有助于推动跨意识形态、跨区域、跨流域的全面合作。


就全球化进程出现的“逆全球化浪潮”、民粹主义思潮盛行等诸多问题,何亚非强调,全球化不是也不应该成为少数跨国公司和利益集团的专利和特权,世界贸易投资不应该由这些少数来垄断,“一带一路”应重视全球化的普惠性、世界范围的协调、联动发展,克服世界经济失衡问题;同时中美两大经济体应该发挥表率作用,顺应全球化趋势,带头反对保护主义,继续推动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从而在国际社会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


陈凤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在国际关系领域,国际合作模式的新探索,全球治理的新尝试,具体体现为开放、包容、共享、普惠、创新、合作的新型发展观,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新型价值观,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世界观,是中国对全球治理的直接贡献。


4

“一带一路”倡议在落实过程中要处理好诸多复杂关系


何亚非表示“一带一路”倡议首先应该处理好其与全球治理新理念的关系,随着全球化呈现的分叉发展现象,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相悖发展,国际秩序进入新旧转换期,国际规则步入重新制定期,“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广和落地需要结合好处于调整改革期的全球治理理念,建立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何亚非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其次应该处理好“五通”的关系。政策沟通: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形成共同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形成“硬联通”和“软联通”相结合的立体交叉经济发展大走廊,将东亚与欧洲经济圈以及沿线发展中国家多个经济圈实实在在地连接起来;贸易畅通:共同建设大自由贸易网络,拓宽贸易领域,优化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和服务链,实现产业互补;货币流通:形成适应经济新格局的金融保障体系,核心是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民心相通:增强各国文化认同感,加强人文合作,促进不同文化文明的相互开放和融合。


何亚非强调“一带一路”倡议还应处理好于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关系,尤其是与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关系;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融入全球化的道路,是世界和平和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中国参与全球化、全球治理的具体实践,也给中美提供了相互包容、共同发展的绝佳平台。
“一带一路”倡议是当前中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提出了全球治理的新思想、新路径,是中国履行大国责任,为沿线国家和国际社会提供“全球公共产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具体体现。

5

“一带一路”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探索


张胜军(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表示“一带一路”包括经济共同发展、社会性治理、安全合作,是“三位一体”的协同体。“一带一路”打破了世界传统的核心、边缘二元格局,回应了社会精英与民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立关系,深刻诠释了“包容、普惠”的合作理念,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一带一路”摆脱了常规“资本狂欢”的发展模式,立足现阶段国际国内复杂情况、着眼全球性议题,强调国际责任,推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共同发展,具有很强的责任性;“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合作理念,关注域内国家共同利益,回应民心、民意和老百姓最迫切、最真实的心声,具有很强的回应性。


丁一凡(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北京外国语大学亿阳讲席教授)指出,全球治理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多因素综合体,其发源可以追溯到“历史终结”,也就是市场经济与民主化,以及由此产生的金融危机;现阶段的全球治理慢慢走向对全体事情、所有问题,包括环境问题、发展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等的一种全球框架;全球治理离不开我们的共识,更离不开中国的参与,而“一带一路”正是中国在全球治理层面上的具体体现。


陈晓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研究部主任、研究员)认为,“一带一路”创新了全球治理的理念,在治理结构上强调开放包容,在治理目标上强调合作共赢,在治理路径上强调循序渐进,在治理方法上强调标本兼治,在治理哲学上强调以实践为导向,不迷信,不盲从。



关 于 我 们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Global Governance Research Center,RUC)成立于2017年3月9日,是北京巨丰金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琳女士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负责运营管理的教育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由原外交部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何亚非领衔,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张燕玲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旨在构建高层次、高水准的全球治理思想交流平台,并向社会发布高质量的全球治理研究报告,努力践行咨政、启民、伐谋、孕才的智库使命。



欢迎关注全球治理官方微信公众号
globalgovernance2017



更多阅读:

【推荐】“一带一路”带来全球治理新理念

【关注】何亚非:“一带一路”给出全球治理之道新答案

【聚焦】何亚非:新的发展理念指引下的“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

【中心动态】何亚非:“一带一路”创新全球治理理念

【独家】何亚非:"一带一路"是涵盖全球治理理念的重大倡议(直播课程内容整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